进入国家审计机关,也许我们仍在适应,仍在学习业务流程,但随着2022年的二十大顺利召开、2023年的“两会”政策落地,审计人也即将迎来新的项目。对于刚进入单位的我们来说,似乎昨日还在看着同事撰写取证记录,今日就到我们查账询问了。本领恐慌带来的技能缺乏、时效不高、沟通不畅似乎阻碍着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审计人员,但偶然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信息、认知、执行——拉开差距的三大因素”,让我常常思考如何更好地担起这份责任,真正落实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审计业务最主要的对象便是信息,诸如财务信息、文字信息、社会新闻都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内容,为什么老同事在接手一个审计事项的时候,总能第一时间把准方向、迅速切入?我想,一方面是他经验丰富,阅历积累,但更重要的是他了解的审计对象信息更全面,例如被审计单位的主责主业、业务流程、政策方向,甚至老百姓的“口碑”如何,他都能在大方向上有把握。细化到具体事项,他总结的审计疑点信息总与自己“想的不一样”,因此我们紧跟项目时,要以研究型思维去解剖政策的制定、方针、措施才会让我们迅速建立起整个审计项目的“模型”;要以实干精神去到镇街、审计现场才会带着疑问思考;要以服务理念去到百姓中了解惠民政策、补贴资金才会提高灵敏度。信息的确是活水之源,知识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时的,但更关键的是“活水来”,是这样一个动词的概念,是求知若渴,不耻下问的状态,是求真求善、向上向美的价值观,假若不给自己开一个吸收信息的口子,那再多的大学书本知识也会变成落后的、不适用的、不接地气的“本本主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用这一诗词形容“认知”,与其递进、对比之意契合了我们认知的过程。我们总是先对一个事物有了信息框架,才会去定义自己的喜恶,而乐在其中者自然从思想上统筹了行动,自发的动力会引导我们了解信息,掌握技能。结合审计工作,一方面,认知体现了认同属性。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理念认同是我们职业生涯的第一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审计白纸的第一笔,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我们若是带着从一穷二白到建国强国、从穷尽理论到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去体会,我们必然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及“两个确立”,必然会用时代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另一方面,置身审计项目中,我们遇到的挑战与困难,例如被审计单位的不配合、回复较慢、查证方向不对、调取资料不全等,“乐之者”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主动弥补工作失误、调整工作方式、转换沟通思路,以享受的姿态迎接挑战。我们审计青年就应当展现青春的色彩,以不怕试错、及时改正、不断学习的青春力量不断锤炼本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参与到经济责任审计及预算执行审计的前期调查中,科长始终强调需要加强执行力与科室审计力量的协调配合,前期调查中事项多、任务杂、时间紧,科长建立了审计项目进度表,从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文件、财务账套,到某一个审计调查事项的落实,以表格形式记录完成情况、完成时限、重点方向等,每周各成员汇总后,审计组成员都能掌握项目进度,把细化为颗粒的事项一一落实,逐步推进项目。同时,我也感受到自己与同事间的差距,例如整理被审计单位的会议纪要,自己仅仅把重点事项主观筛选出来,而同事及领导已经在穿透繁杂事项,把业务相似度高的进行统一、规整,从结果上看的确更加清晰一目了然。疾风识劲草,即将正式进入现场审计阶段,我们必将面对更大的挑战,审计团队更要拧成一股绳、合成正向力,诸如某一事项用什么方式查证、关注点是什么都需要我们按照审计组主审、组长的要求逐一落实,并及时形成反馈。
学思用贯通,知性行统一。信息、认知、执行与这一要求是高度相符的,三者之间更像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关系,任何其中一者为零都不能让我们快速转换身份角色、担当审计监督的责任。愿我们以奋进学习的状态、厚积薄发的心态、担当作为的姿态在审计岗位上自我成长,开拓革新,如果还能做出一点惠及百姓的事,这样的审计生涯,也值了。